PX中学听课后记 (2009-11-17 20:36:31)

今天在PX中学听课,听了五节,二节“神奇的激素”,二节“我们居住的地球”,一节“动能和势能”。

对于“动能和势能”一课,我谈了二点,这是一节认识动能的课,要关键是抓住动能与速度、质量有关就行了,这点在概念中就已经将速度因素包括进去了。实验是探究动能与这二个的因素关系,通过实验只能(不是很恰当地)说明了动能与这二个因素的关系,我以为应当是知道有这二个因素,然后实验验证一下。夏老师用大飞机和小飞鸟相撞引入,还说学了动能后来解释这个现象,教学中老师真还用动能来解释了。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,听了很多的课都是这样处理,去年在金华省优质课评比中也听到相同的处理。这是不当的。我们可以换个别的例子引入。

对于“我们居住的地球”,我谈了三点:一是这节课的逻辑结构是我们要了解地球先从外观形状入手,人类历史上是如何认识的呢?到现在对地球形状认知是球形,有什么实验可以支持这个说法呢?地球形状知道了,如何用数据来描述呢?二是我们老师多是提到用书本实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,我认为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,这个实验不能证明,只能说明地球是不平的。三是最后的结论,用了“不规则的球体”,老师多加了“不规则”三字是不准确的。

对于一个新老师我提到,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效,二是关注学生。后来王老师说要注意生成。我插话说,教学要不要让学生生成也是要设计好,有些地方我们需要学生生成,有些地方不能让学生生成。例如,老师提出“为什么帆船远离时船身先看不到布而不是桅杆先看不到呢?”,学生就不四种不同生成:船身在下面,地球是圆的,人的错觉,地球在自转。这样的生成老师不好处理。


评论

© 教研员园地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