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招聘的结构性面试

    周六(7月13日)在LH市参加教师招聘的面试。教师招聘的面试形式很多,大多是通过“试讲”进行评价。这次LH市教师招聘通过结构性面试对应聘者进行评价。这种常用于公务员面试的形式,用于教师招聘我是第一次遇到。对于低年级老师的招聘,结构性面试用在教师应聘上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但高年级教师的招聘这种形式不一定适合。

   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次面试形式和过程。

    组织形式:评委由七位老师组成,监察一人,工作人员三人。先由主考官告知考生须知,正式开始后监察计时。面试结束评委打分,由工作人员统计分数,告知考生。

    面试时间为10分钟。面试的内容为四个题目,第一题涉及师德,第二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,第三题涉及教学案例,第四题板书。评分涉及六项内容,每项各10分;前面四项内容对应四个题目,两项综合分别是表达能力和表现力、仪态仪表;前面三块内容权重为20%,板书权重为10%,最后综合权重各15%。结构性面试的量化要比试讲更易把握,只是每项评价时考官的主观性还是比较强,题目开放性越强评价的随意性也越大。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性内容的评价可以量化的更细一些。

    结构性面试由于每个考生的题目都是一样,可比性比较强。10分钟内考生需要读题和思考,这时官考有点休息时间,这个比“试讲”要轻松,官考注意力也相对容易集中,这对于评价的公平性很重要。

    对于考生,如何应对结构性面试呢?

    1.时间安排。10分钟时间如何安排读题、思考、答题,需要统筹安排。10分钟时间,读题思考和答题如何分配可能也没有定式。我想这也应平时练习的重点。遇到一个很优秀的考生,她在前面三个问题回答时化的时间比较多,却没有安排好板书的时间,这个板书是最容易得分的内容。

    2.顺序安排。如何安排四个题目的答题顺序也有讲究。有三个考生先是读题和思考,再是板书,然后再进行答题。这个安排并不是最好的方法。可以是先上来就是板书,然后再进行读题和思考,最后进行答题。先读题和思考,上来板书了可能就会将原来的思考忘记了。先板书是很有必要的,可以避免由于时间没有安排好而板书没有写的遗憾。考生们在读题思考和答题的顺序上也有不同安排,大多考生是对所有问题先读题思考,然后逐一回答。有些考生是读一题答一题。我以为,后一类考生的答题方式不太好。一是不流畅;二是思考和回答问题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,一静一动转换太快不好。

    3.内容安排。答题内容上面如何取舍,是合理利用时间的关键。答题时间很有限,只能罗列重点,条理一定要清,表达准确,不重复。遇到一些考生,讲故事、讲案例,时间上都不好掌控。

    4.如何思考。有些考生在思考时草稿上写点重点内容,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好。三个问题都想好了再回答,如果不写点下来,在讲时就会容易漏掉关键内容。讲时也会出现思路掉链现象。

    5.如何板书。板书关键还是不要写错字了。这次面试,要写的板书是十二个字,三个标点,题目要求要全部写出来。我们组有46位考生,在板书时出现错误的有近十五人次,有几位考生没有写出标点。看来抄写时还是要小心一些,抄写好后再仔细检查一遍。字写错的,可能原来就不会写,或是紧张后没有注意。如这次有个“魅”字,很多考生写时少了“厶”字,有不少学生将里面的“未”写成了“力”字,有写成“末”字,也有写成了“木”字。还有一些同学是想当然,如“出彩”,想当然写成了“精彩”。

    这次面试,有一个题目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,如果考生们能够从四个题目整体结构(不是结构性面试吗?)上面去体会,就能分辨出各个试题的考查功能,这样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不容易出现偏差。但大多考生将这个概念理解成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一个普通概念,原来要求是对“一词”的理解,表达成了对“一事”的理解了,缺乏从应聘岗位角度去理解。有些考官认为这个题目杀伤力比较大。因此,既然是结构性面试,考生一定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结构性面试(详见附录)。

    这次面试还让我学习到了“平衡表”。

附录:

百度搜索结果

【我的相关文章】

评论

© 教研员园地 | Powered by LOFTER